沧州密网百科

高树勋(著名爱国将领)


高树勋,字健侯,1898年8月6日出生于河北省盐山县高金庄。兄弟姐妹7人,在兄弟3人中,他排行第二。1912年,因生活所迫,高树勋离开家乡外出谋生,1915年投入冯玉祥的部队,在中央陆军第十六混成旅一团一营三连当兵。因表现捉住,屡屡擢升。1926年升任国民军第十二师师长。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冯(玉祥)、阎(锡山)以失败告终,高树勋部第十二师被蒋介石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陆军二十七师,高任师长。次年,二十六路军被蒋调往江西参加“围剿”红军。在苏区,通过看红军的宣传品,高了解了共产党的主张,他多次向上打报告要求换防休整,均遭到蒋介石、孙连仲的拒绝,一气之下到庐山养病去了。

1932年初,蒋介石又重新组建二十六路军,高部驻防安乐、宜黄一带。蒋督促其进剿,他以“情况不熟为由迟迟未动。当年8月,红军攻占乐安、宜黄,高树勋指挥部下朝天放枪,然后一母病为由只身乔装打扮辗转上海乘火车回到天津。蒋介石以“弃城潜逃”的罪名发令通缉他。

1933年,冯玉祥将军在察合尔招集旧部,酝酿组织抗日同盟军。高树勋、吉鸿昌等原西北军将领闻讯纷纷前去报到。抗日同盟军成立后,高被任命为骑兵第二挺进军司令。但同盟军的抗日活动遭到蒋介石的破坏。冯玉祥为形式所逼,返回山东泰安,高树勋亦返回天津。后因宋哲元、冯治安等老西北军同仁出面为高斡旋,蒋介石才答应撤销逮捕高树勋的通缉令,高应宋哲元邀请出任河北省保安处副处长之职。

抗日战争爆发后,高树勋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敌作战中。其间,他历任国民党六十九军新六师师长、十军团第一军军长、第三十九集团军副总司令等职。1938年至1939年7月间,高树勋曾一度和共产党八路军密切合作,为抗战做出过一定的贡献,同时也与共产党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39年10月,国民党第三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石友三名高树勋部队移驻冀南,参与反共,高未从。在反共的同时,石友三加紧了投日活动。高树勋几于民族大义,在1940年11月的一天,趁石友三来高部之机,设计捕杀了汉奸石友三。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高树勋授任为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被勒令率部进犯晋冀鲁豫解放区。高树勋对蒋发动内战,制造分裂的行为极为不满,经反复思索,高树勋将军毅然率所部与河北民军万余人在邯郸马头镇起义。后来,毛主席倡导开战了轰轰烈烈的“高树勋运动”,号召国民党官兵“仿照高树勋榜样,站到人们方面来”。起义后,毛主席、朱德总司令致电祝贺,对其义举给予了高度评价,根据毛主席的提议,起义部队改编为民主建国军,高树勋将军任总司令。1946年,高树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后,高树勋历任河北省交通厅厅长,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全国政协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1972年1月19日,高树勋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74岁。

收录时间:2016年06月01日 编辑:华亭 地区:盐山县 高金村

关注度:419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