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相继定都北京,运河漕运显得尤为重要。南粮北运,行程数千里,安全是最大的问题。明朝时,设有负责漕运运输安全的军运组织——漕军,并在沿河部分城镇设立营所。而至清朝,这一组织撤销。但各省地还是要运送皇粮赋税,官员们深知责任重大,纷纷雇佣镖局、帮会护航。镖局是古代武林高手专门经营的代人护送财物的一种机构。它不但为朝廷或官府护送皇杠饷银,也常常受雇于商旅。
至清朝,沧州及沧州境内的泊头、莫州、河间、献县均为京杭大运河的交通要冲,成为京、津、冀、鲁、豫商品流通必经之地或商品集散中心,亦为官商巨富走镖的要道,这使沧州迎来了商业上的繁荣。比如当时出现了“商家林”地名。明永乐二年(1404)李、黄、王、郭、高、孙等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因当时经商的人多,故取“商家如林”之意而得村名商家林,后演化为商林。大批商人会聚沧州,为沧州集市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还有许多回族商人迁来,回族向以善于经商著称,一些回族商人、手工业者和从事骡马运输的人更为沧州—这个大运河上的重要城邑的商贸繁荣带来了生机,运河上多居回民的小镇—泊头,就是因为其商贾云集、市面兴旺,为水陆交通、船只停泊的重要码头而得名的。
运河沧州段的漕粮及商业运输业的繁荣大大刺激了沧州镖行、装运等行业的兴盛。地处运河沿岸、具有崇武风尚的沧州人占据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其防身强体的武术成了他们重要的谋生手段。沧州人靠天吃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有一身武艺者纷纷入行当镖师,或入帮会负责漕运。沧州人从小拜师学艺也渐渐成为风气,“闯刀王”宗师秦氏夫妇隐蔽沧州就以教人武术为业。由于沧州人的武术本领高,加上沧州人的正直、刚烈,“镖不喊沧州”,成为南北镖行共同遵守之常规。
镖行里有一行规—“喊镖号”,即镖局每过一境,就要敲锣呐喊、报喊地名、插旗招摇的,有“堂堂正正亮自己旗号”的意思,更暗含威慑匪盗的意味。喊镖号绝不能乱喊,该喊时喊,不该喊时不喊,如过省会城丵市或镖行所在地时,一般不喊,镖师也会下马或下船步行一段,待过了这个码头才可以重新登舟上马。但是,这个江湖规矩到了沧州却形成了一个不是规矩的规矩,即不管从哪儿来,往哪里去,途经沧州都要扯下旗号,不得喊镖号,悄然而过,这样才会一路无事。否则,会被当地的同业认为有班门弄斧之嫌,喊镖号者往往会惹上麻烦。
乾隆年间,一个镖师押镖船沿大运河过沧州,沿河看到两岸绿树丛荫,烟村疏落,一时兴起喊了几声镖号。却不曾想,这几声镖号竟惹怒了河西白家口的武术好汉李昆。李昆拳脚功夫极好,尤善弹弓,在兄弟排行老五,人称“神弹子李五”。听到镖号声,“神弹子李五”疾步追赶,待追近时,射出一粒铁弹子把桅绳打断,只见船桅骤落,桅杆上的镖旗也飘然而落。镖师大吃一惊,知道遇见高手了。见李昆在岸边向他招手,示意船靠岸,不等船靠岸,李昆已飞身跳上甲板。拱手对镖师说,你既然敢在沧州喊镖,想必身怀绝技,我李昆想讨教两招。镖师也仗着艺高胆大,便与李昆较量起来。交手不过数招,李昆飞起一脚把镖师踢落水中。等镖师爬上船,揖手叩拜,发誓“镖永不喊沧州”。这也许就是“镖不喊沧州”的来历。
沧州的武术名声也通过大运河名扬大江南北。至清末,沧州出现了津门大侠霍元甲、大刀王五等武术名家,他们倡导武术、精忠报国,成为国人称赞的民族英雄,他们高深的武术及优良的品格可以说是间接得利于运河。